在建筑科技与能源领域蓬勃发展的当下,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田喆,凭借其卓越的学术造诣与深厚的科研实力,成为行业内备受瞩目的领军人物。
田喆教授学术任职丰富,身兼数职。他不仅是教育部天津大学中低温热能利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还在多个重要学术组织中担任关键角色,如全国暖通空调学会性能模拟专委会委员、中国绿建与建筑节能专委会委员等;在地方学会协会里,他是天津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天津市电子计算机应用协会理事。这些重要的学术任职,充分彰显了他在行业内的权威性与影响力。
在科研创新的道路上,田喆教授成果斐然。2025年3月,他作为首席科学家,牵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一(中国-奥地利)“电网友好型建筑综合能源系统灵活互动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致力于聚焦中奥两国建筑领域需求与能源系统转型趋势展开深入研究;他深度参与虚拟电厂技术研发,与天津大学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王成山院士团队合作,联合承担微网领域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并联合开发仿真软件系统;早在2019年,他就参与“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建筑节能设计基础参数研究”,针对课题三“暖通空调设计计算参数”提出创新研究思路,为行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
在学术交流与行业推动方面,田喆教授同样表现活跃。2024年,他在“一带一路”建筑类大学国际联盟会议暨论坛上,发表《孪生固稳:AI+系统仿真技术助力数据中心能源系统运维》主旨报告,分享前沿研究成果;同年,代表主编单位发言,参与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团体标准《公共建筑智慧运行调控技术标准》编制工作,积极推动行业标准的完善。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五年前,田喆教授与上海海悦就已开启长达五年的深度合作交流之旅。上海海悦作为线上数据工厂与算法实践先锋,拥有海量的实践数据与丰富的实战案例,在AI建筑领域的落地应用方面积累了深厚经验;而田喆教授作为AI建筑领域的领军人物,凭借先进的技术理念与深厚的学术底蕴,为上海海悦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同时,天津大学重点实验室也迫切需要大量的实战案例和数据,对相关模型进行检验和验证,上海海悦的实践资源恰好为其提供了宝贵的研究素材。
近期,双方在深圳会面,就共同促成与泰国科协的AI零碳园区实践达成重要共识。田喆教授向海悦详细阐述了合作规划:
1.联合申报机制:中国科学技术部与泰国科技主管部门联合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合作专项”,双方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以相同主题,分别向各自国主管部门递交申请书。若双方均获批,则立项成功,可分别获得各自国别的政府课题经费资助,共同开展申报研究主题的深入研究。
2.明确申报主题:本次申报主题建议为“建筑能源系统低碳灵活智能运维关键技术”,针对建筑能源(机电)系统低碳灵活性改造的工程需求,运用仿真、模型和优化等数字化手段,实现系统智能运维,达成经济低碳多目标。
3.推动团队对接:海悦将引荐泰国科研团队,积极推动以天津大学为牵头单位的中方团队与泰国团队开展对接交流,深入探讨联合申报的可行性。
4.深化合作落地:海悦作为中方团队成员加入课题研究,并在双方团队的支持下,全力寻求在泰国工程示范项目的落地应用,将科研成果切实转化为实践成果。
此次与泰国科协的零碳园区合作,不仅是田喆教授与上海海悦产学研合作的全新突破,更是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推动国际科研合作的重要实践。未来,双方将继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成就,共同攻克行业难题,为推动建筑科技与能源领域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携手绘制智慧建筑的美好新蓝图,开创产学研合作的典范篇章。